晚上好,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卫星~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今年逛投资论坛,明显感觉冷清了不少。
大概是收益都不咋地,总结帖都没人发了。
市场不光打击了咱们个人投资者,基金经理的日子也不好过:去年赚钱的(正收益)主动基金占比还不到4%。
起伏不定的市场之中,还是有基金经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——
主动基金榜单第一名的收益超过48%。有意思的是,这位冠军基金经理,同时还包揽了亚军和第四名。
他的投资理念是什么?我们能不能「抄作业」呢?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~
他做对了什么?
主动权益基金年度榜单的第一名,是来自万家基金的黄海。
听到这个名字,估计你挺陌生的。
即便是他主管的冠军基金,规模也只有18亿,和动辄上百亿的明星基金比起来,名气并不大。
从他接受采访以及基金持仓来看,取得高收益的原因有两个:押对赛道+集中持仓。
前十大重仓股中,有60%投向了煤炭,而煤炭也是去年收益最高的行业。
这几年,咱们对太阳能、风力发电的「新能源」耳熟能详,其实煤炭、石油为主力的「旧能源」依然不可或缺。
一个数据是,我们国家70%的发电,来自于煤炭作为原料的火力发电。
由于煤矿的产能受到严格限制,不能随时超额生产;加上疫情期间咱们承接了不少海外订单,用电需求加大。
供给有限,需求扩张,让煤炭的价格开始起飞。
有矿的煤炭企业们,靠「黑金」赚得盆满钵满。
黄海正是瞄准了包括煤炭在内的全球的能源,呈现资本开支低(少有公司开采新煤矿),供应紧缺的特征,将煤炭股票占比,在一年内从三成加仓到接近七成。
不过,咱们投资都听过「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」,看好行业就要重仓吗?
在采访中,黄海给出了他的思考逻辑——
首先,判断市场处于下行的环境中,「能够用来抵御下行的资产要比正常年份少得多」。
用「冰块」来打比方,就好似「站在冰面上,其他冰逐渐消融,只有脚下一块是坚固的,不能随便走。」
因此,他认为只有集中才能够获取超额收益。
对于明年,黄海依旧看好上游资源行业,还提到了需求回暖的消费公司、以及金融股。
冠军基金有「魔咒」
看到这儿,有小伙伴或许会动了买买买的心思:「市场这么糟都能取得高收益,基金经理真厉害」。
那么,冠军基金值得买吗?
我的看法是可以参考基金经理的观点,但没必要买单,更别重仓押注。
因为从2019年开始,冠军基金有着共同的三个特征:
-重仓;
-选对当年最火的行业;
-包揽收益榜冠亚军。
如果你恰好投资了这些行业的指数基金,收益也不会差。
一旦市场的风格变换,新能源、电子不吃香了,基金的业绩就会一落千丈。
拿2022年来说,过去三年的冠军基金(广发、农银、前海)平均成绩是-26%,跑输大盘指数(-21%)。
因此,市场上也有「冠军魔咒」的说法:前一年排名靠前,下一年往往表现平平。
再来,对基金经理的考察,不止要看高光时刻,也可以看看他在低谷的样子。
拿黄海来举例,他有20年的研究经验,却是一位「新手」基金经理,公开管理产品的时间只有2年。
就是这短短两年,节目效果属实拉满了:21年几乎垫底,22年跃升为第一。
图源:天天基金网
我翻了翻他前年的重仓股,80%集中在地产板块。
当时地产受到严格监管,融资难、销售难,行业跌跌不休。痛定思痛后,黄海逐渐卖出地产股,转投煤炭,最终实现排名大逆转。
套用雷军的话,冠军基金就像「站在风口上的猪」,风格和市场口味契合,收益自然蹭蹭涨。
我们怎么办?
你可能会想,与其把钱给基金经理押宝,不如自己来「掷飞镖」选行业,会不会更靠谱呢?
我算了算,假设每年运气不好也不坏,选到收益排名中位数的行业,过去5年、经历一轮牛熊的成绩是:-15%。
如果只买大盘指数的话,同期收益是-4%。
「躺平」不操作,回报反而高10%。
可别小瞧简单的指数投资。
这个市场有赢家,就会有输家。散户的位置往往在生态链的最底层,是机构投资者收益的一大来源。
与其冒着风险,和实力强劲的对手硬碰硬,不如先稳稳当当拿住平均收益,再一步一步锻炼自己的投资能力。
如果你还想拿到更高收益,也可以考虑另一个办法:选择每年冲进排行榜前1/2的基金。
这意味着,基金经理不能「偏科」,任风格漂移变换,都能比平均好上一点点。
事实上能做到的基金数量不算太多,收益倒是真不错——
附上操作说明书——
最后,借用李昌镐在自传《不得贪胜》里提到的:「不求妙手,但求积胜」,这句话也适用咱们的投资。
押对单一行业、资产,这般「妙手偶得」带来的财富固然让人心潮澎湃;
但穿越牛熊、积少成多的秘诀,正是踏踏实实选择那些短期收益并不惊艳的基金(大盘指数、前1/2股票基金),走好每一步「本手」。
晚安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亚洲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